时间:2023/3/30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
(1)邳西南的小镇

我的出生地八义集,位于江苏省邳铜交界处,北枕绵延东陇海线,南倚淙淙房亭河,东连郁郁葱葱的果满山,西距古城徐州仅五十公里。

八义集以集市得名,它的前身并不叫“八义集”,而叫“丁家集”。传说宋末元初,在果满山西头,住着一个丁姓大地主,家产万贯、良田万亩、家业显赫,为促进商贸交流、繁荣地方经济,丁氏族人设市兴集,集市场址选在了果满山西面五里地的一个打谷场上,取名叫“丁家集”。丁家集延续了几百年,繁盛一时,后在乾隆末年,渐渐衰败。

乾隆五十四年,祖居果满山的曹氏后人乾隆乙酉武举曹殿楹,举全族之力,买下了式微破落的丁家集,因为他看好丁家集位于徐州与古镇窑湾中间位置,以及设有官家驿站的优势。

从徐州到窑湾码头的客商和货物运输,大都途经丁家集,正是客商打尖、住店的风水宝地,且河网密布、良田平整、交通方便、商业日渐繁荣、人丁不断自然流入。

曹家请了风水先生,作图规划、大兴土木、挖壕沟、建圩墙,组织族人和百姓以工代股,建市场、招客商、租店铺、开客栈、架设南北吊桥……不久,丁家集焕然一新,但集市经营仍有些惨淡,不尽如人意。

曹殿楹为集市的生意殚精竭虑,一连多个集市日,到街上明察暗访,发现曹家族人、本地人和五行八作的掮客、中介们内外勾结、强买强卖,受害者迫于淫威只得忍气吞声。民风如此,集市的生意又怎么会好?

欲兴集市,必先淳民风。曹殿楹打定主意后,雷厉风行,挑了一个集日,当众惩戒了几个族人和强买强卖的地头蛇,公开表示以后治集就靠“孝、悌、忠、信、礼、义、廉、耻”八个字,凡坑蒙拐骗、强买强卖、偷盗蛮横、坐地欺人者一经发现,一律杖出集市,并布告四方亲友,丁家集从此更名为“八义集”。

曹殿楹亲商爱商的义举,大大改善了集市的人文环境。从此,南来北往的商客络绎不绝,十里八乡上的生意人潮水一样涌向八义集,来这里租店铺,购地产、建门面、开酒楼、摆摊设点。一时间,十天四个集(逢一、五大集;逢三、八小集),“五行四市”,摩肩擦踵,买卖兴隆。

油盐酱醋豆腐茶、猪羊牛驴鸭兔马、煤油铁器扫帚把,碌碡渔网小推车、布匹绸缎日用百货、化妆品色果品糕点,各业兴旺,应有皆有;说书的,唱唱的,打快板的,唱莲花落的,挤挤挨挨、密密匝匝,客栈、餐馆、小吃铺比比皆是。“刘祥胜”臭豆腐、“四福兴”布匹、“义和祥”铁器、“方万利”中药铺子、“闫德泰”布鞋、“蒋义泰”糕点店等老字号已蜚声徐淮。而因集市是曹家的,乡人也多称之为“曹八集”。

曹殿楹之孙曹辰,自幼受“八义”熏陶,颇有祖父遗风。咸丰初年(年),一场大水使徐州地区遭受洪灾。曹辰主动请缨奔赴抗灾一线,他日夜奋战,久累成疾,最终撒手人寰。其妻张氏闻后,痛不欲生,终日以泪洗面,不日而逝。后经皇帝御批,在八义集街立起了一座贞洁牌坊,供后人景仰。

为纪念贞节不贰的张氏,曹氏族人以张氏遗产开办了曹氏小学。民国二十三年(年),曹家集主献出新房子开办中山公学,即后来的八义集中心小学。

曹殿楹后人曹湘芷、曹蕴辉等承继祖训、萧规曹随,虽席丰履厚而本性俭朴,出入必亲自检点,田园必亲自耕作,故家业更胜,作为徐州曹家的第三房,拥有八义集四分之一的土地房产,另有单家集整个集市的产权,也是单家集的集主,并拥有徐州东关外还有几十顷土地,虽没有像邳县庄、马、戴、窦四大家挂过千顷牌,但也是富甲一方的大地主。

曹家光绪甲申捐地五百亩,设立义学(后改为私立曹氏小学。)又捐地一百五十亩为施棺埋骨之用,建赈济粮仓设于八义集后庙,戊戌大饥出粮二百余石救济灾民。

但好运难传三代,民国初年,曹家房头出了个新集主曹树德(又名曹新田),此人性情怪癖,为富不仁,加之其貌不扬,嘴歪眼斜,人送外号“曹斜子”。

日本侵华后,进入徐州,徐州为津浦陇海两铁路交会站点,为战略要地,且八义集距徐州市仅五站车程,日军沿东陇海线部署驻军分队,八义集车站常年有为数不多的日军看守。

曹斜子与降日汉奸勾结,组织邳县治安维持会,连同一部分日伪军和铜山柳集的土匪上千人,盘踞八义集,手下大队长曹立刚,气焰嚣张,成为邳县西南的实力派。

曹斜子掌管八义集后,把“孝、悌、忠、信、礼、义、廉、耻”八字治集铁规抛到脑后。在集市上唯我独尊、飞扬跋扈,随便拆除店面、肆意给店铺加税、鱼肉商户。对方稍有不从,就翻脸无情,并勾结官府打压,甚至让一些商客家破人亡。

附近的南潘集、北李集也趁虚而上,大兴集贸之市。曹斜子听说后,网罗众多的集丁打手,专在潘集、李集逢集之日,堵住各个路口棒打商家、阻截赶集的人。即使这样,八义集也没能逃脱人去集空、怨声载道的厄运。

曹斜子打狗换妻、刀削驴蹄、强娶民女、草菅人命、恶意诉讼、洗劫蒋家店等故事至今仍在家乡流传,八义集的集市从此乌烟瘴气、日渐萧条。

日本投降后,八义集数千人联名告状到省府,恶霸地主、汉奸曹斜子畏罪潜逃病死徐州。新的曹家集主曹树槐谦逊低调、平易近人、善待乡里,不忘祖训,重兴“八义”之风,整顿街容街貌、拓宽街面道路、划行归市,严惩欺行霸市者。

慢慢地,八义集街面又日渐兴旺,旅舍、饭店、风味小吃铺等鳞次栉比,粮行、布行、线行、木料、柴草以及青菜市场等人声鼎沸,草棚店、骡马大店、骡马牲畜市场占地数十亩,每逢赶集,成千上万的骡马牛驴在这里交易。

主街内店铺相连、旗幡招展,号称“五里长街”,街面青石板铺地,廊房侧立,古香古色,又成为邳西南、邳睢铜交界\徐州东关的四大集镇之一。

千百年来,八义集地面上流传着一句姓氏民谣,“山前高,山后曹,过了荣庄都姓苗”。“山”说的就是果满山,而高、曹、荣、苗四大姓氏则是先后来到了果满山附近,在此安居乐业、繁衍生息,并逐渐形成了同姓本家相对聚居的村落。

后来,随着集市经济、商贸物流和手工业的发展,人群越来越聚集在主街周围,宽大圩河环抱的四方圩墙内形成了繁荣热闹的大庄园,民/国、日伪和内战时期,地主、大户占据其中,成为辐射邳西南的区域重地。

淮海战役中合围碾庄的经典之战,正是在八义集这个古镇抢了战机、系紧了“口袋”,最终包圆黄伯韬的十八万部队,从而奠定了淮海战役的胜局。

(2)我们家族的变迁繁衍

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历史中,千百家姓氏宗族不断繁衍生息,汇聚成一条波涛澎湃的大河,而石姓就是其中一朵充满激情、奋勇前进的小浪花。

据我国年人口普查,石姓有五百二十万人,排名第六十三位,占全国人口的万分之三十五。

石氏起源于周文王之子卫康叔,原为姬姓,距今已有两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。春秋时卫康叔的六世孙靖伯有个孙子叫公孙碏,字石(因食邑于石组乡,乡名石,故取字石),又称石碏。

“大义灭亲”这个成语讲的就是石碏为了维护正义,对犯罪的儿子不徇私情,设计让陈桓公除掉州吁和石厚的故事。因感念其功德和贤良的品德,石碏的孙子骀仲便以祖父的字命氏,称石氏,这便是石氏得姓的起源。

石姓子孙以得姓始祖石碏为榜样,在开枝散叶中渐渐形成祖训家规,并在石作蜀(孔子七十二贤徒之一,人称石夫子)这一代明确为“八要八戒”,即务要“孝悌、忠信、勤俭、忍让、读书、务农、善行、本分”,戒除“暴戾、淫荡、健讼、赌博、浮靡、凉薄、役胥、隶卒”。

在“八要八戒”祖训家规的约束和指引下,石姓子孙尊长爱幼、和睦相处、安分守己、耕田读书、平等待人,不断迁移播散到国内外各地,涌现了很多历史名人,如西汉万石君石奋、北宋名将石守信、西晋刺史石崇、明朝兵部尚书石茂华、泰山勇士石敢当、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,医学家石芾南等。

我们生活在邳州市八义集的家族,源自北宋年间的泰安徂徕(家谱为徂徕堂,再早是从山西泽州府阳城县迁入),家谱中的老祖宗是泰安大儒石介(47代祖)。

明朝洪武十三年,58代祖的一支三房兄弟,龙、凤、虎(徂徕迁邳一世)迁至邳县地面的红石山(今邳城北关洪福山),繁衍生息,历经20余世,现子孙愈万,遍及睢宁、下邳、邳城、八义集等地。而我们这一支,清朝康熙年间自邳城搬到了八义集南边的一座小山附近,后因石氏聚居成村,被人俗称南石山,后又被细分成前石山、后石山、石家、石匣等小村;

再后来,自高祖起,清朝光绪年间带着三房儿子,又搬到曹八集的老街上,一房住在吊桥北头、一房住在吊桥南头,一房住在北门。历经曾祖、祖父,轮到我这一代,作为居岭公后裔子孙,已是第58代,第18世了(族谱是按照“宏宗秉汉昌,九德启荣祥,基业传修远,相化步朝堂”的辈分进行传承的)。

我的曾祖两个儿子、三个女儿。我爷爷老大,带着儿女以打铁谋生;二老爷最小,我的大姑奶奶就嫁在镇南庄桥头,夫家是做豆腐的;二姑奶奶嫁到了附近十几里路的李圩子,夫家种地的;三姑奶奶性格火爆,爱闯爱闹,跟着夫家,到了淮南,并把二老爷也带走了,小小的年纪到淮南煤矿谋生,直至退休后才返回八集养老。如今爷爷辈的都不在了。

祖父四个儿子,两个女儿,我父亲老大,二叔三叔都跟着爷爷打铁,在铁炉和风箱边讨生活。

与祖辈不同的是,解放后,经过五六年××××××、五八年××××,我们家的铁铺和乡里的农具铺、木匠铺、马掌铺、箍桶磨刀铺、洋铁皮铺等多家手艺铺子,合并起来,组成了县铁木业合作社。

因祖上就有打铁铸造的手艺,并家传有一应俱全的打铁器具,自五八年建厂以来,爷爷就举铺率先入社,做了社里的老把式,还将三个儿子一并拉了进来,爷四个凭借祖传的精湛手艺和吃苦耐劳作风,成为铁木业社的骨干,六三年徐州农业机械厂三番五次动员爷几个到徐州工作时,铁木业社死活不同意。加上爷爷也不愿“背井离乡”,事情便不了了之了。

建厂以来,铁木业社的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,工人走了一拨又一拨,但爷四个仍是任劳任怨地支撑着铁器厂,本本分分把铁器活做细做好,从不敢马虎。下班之后,街坊邻居如有个打造刀剪斧叉等的小活,家里从不推辞,接下来打制完毕后,又偷偷地送回去,连口水都不肯喝人家的。用一贯的胆小慎微、实诚本分,赢得了几代街坊邻居的信任。

时至今日,在八义集街上问询“打铁”或“大铁炉”的,一些上年纪的人应该会知道是我们家。如今父亲、二叔、大姑、小姑不在了,三叔、四叔也是迈入老境。
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pizhoushizx.com/pzsrk/13889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